. |
汤宜朗,江苏省人,1964年2月生于江苏省。1982年入北京医科大学学习,学制六年,毕业后到北京安定医院工作。
其间于1990-1993于首都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,随后参与中国药物依赖治疗中心的创建。近年来的工作领域主要为普通精神病学及药物滥用的治疗和研究,同时为首都医科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协和医科大学等学生授课,并曾多次担任药物依赖、精神病学高级讲习班及抑郁症诊断治疗培训班的授课教员。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,获博士学位。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、副教授、临床科主任。 共主编、编写及参加书籍20余本,其中主要有:《药物滥用:临床·治疗·检测·管理》(1992)、《药物成瘾的临床与治疗》(1997)、《抑郁症--基础与临床》(1997)、《毒品预防与管制》(1997)、《心理咨询概论》(与许又新合著,1999)、《现代精神病学》(1999)、《精神分裂症--病因·诊断·治疗·康复》(科学出版社,2000,为本书副主编)、《人类的枷锁--成瘾行为》(北京出版社,2000,本书获2000年全国优秀科普读物一等奖)、《抑郁症--基础与临床》(2001,为副主编,本书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)。翻译书籍多本,主要有《积极生存法》(1991)、《无语爱心》(1995)、《如何控制紧张与焦虑--放松的艺术》(1998)、《一颗找回自我的心》(2000)、《生存技巧》(2000)、《建构生活》(2000)、《精神病院之旅》(2000)、《直言相告--儿童精神健康与调节》(2000)等。目前正作为专家组成员编写《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》。发表论文及综述近50篇,同时发表科普文章数十篇。 曾在欧洲、日本及我国香港学习考察。现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全国理事,对外合作委员会委员,中国康复协会精神残疾专业委员会全国理事,中华医学会北京精神科分会青年委员,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心身医学组委员、《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》及《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》编委。 郭松,男,北京人,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,后到北京安定医院工作至今,现为精神科副主任医师,中国药物依赖治疗中心病房主任。近年来的工作领域主要为普通精神病学及药物滥用的治疗和研究。共编写及参加编写书籍多本,其中主要有:《药物滥用:临床·治疗·检测·管理》(1992)、《海洛因成瘾与现代治疗》(1995)、《药物成瘾的临床与治疗》(1997)、《现代精神病学》(1999)等。发表论文及科普文章多篇。 |
前言 绪论 一 何为成瘾行为 二 成瘾行为的形成过程也阶段 三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瘾 四 权衡利弊,告别成瘾 第一章 药物与毒品成瘾——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一 全球性药物成瘾的现状 二 全球毒品的非法种植、加工与贩运 三 我国药物滥用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章 由表及里——认识成瘾现象 一 药物及毒品成瘾的基本概念 二 从“偶尔为之”到“不能自拔” 三 吸毒原因种种 四 蛛丝马迹——吸毒的早期表现 第三章 形形色色的成瘾物质 一 成瘾物质的国际分类 二 “罪恶之花”、“毒品之王”及其他 三 来自安第斯山脉的毒品——可卡因类 四 “特殊的烟卷”——大麻的滥用与成瘾 五 苯丙胺、“冰”毒等兴奋剂滥用与成瘾 六 幻境旅行——致幻剂滥用与成瘾 七 不权为了睡眠——镇静催眠花的滥用成瘾 八 “人体药物试验场”——多药滥用问题 第四章 毒品之“毒”——毒品滥用的危害 一 吸毒成瘾,危害身心 二 滥用毒品,祸及后代 三 吸毒对家庭的危害 四 吸毒造成的社会损失 五 毒品与违法犯罪——一对孪生兄弟 第五章 摆脱枷锁——现代戒毒治疗与康复 一 戒毒治疗的科学认识 二 海洛因成瘾的治疗药物及方法 三 重蹈覆辙——复吸的原因及对策 四 改变错呈观念,确保戒毒成功 第六章 吞云吐雾——吸烟与尼古丁成瘾 一 吸烟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二 尼古丁的特性 三 从吸烟到尼古丁成瘾 四 吸烟与疾病 五 诊断与治疗 第七章 杯中乾坤——饮酒、酗酒与酒依赖 …… 第八章 拒绝枷锁——毒品成瘾的预防 第九章 其他成瘾行为及相关问题 后记 |
商品评论(0条)